








- 展期
日期:2017-03-11 ~ 2017-04-16
地点大安路一段116 巷15 号
参展艺术家金浩得

台湾,台北市
金浩得的「肉墨」世界《山-渺远》展
文贞姬
在金浩得的创作世界中所谓的「墨」意味着什幺呢?第二战后以来,水墨象徵性的韩国化发展中,画家金浩得以墨来呈现对于整体性的苦思,可说是从1970年代开始至今持续不断地与墨激烈交手。从近两年开始,他一方面把墨的物质特质融入吸收进自己的体内,一方面自行转化宇宙的变化法则,也就是再一次追求新的变化。意即,他从1970年认为墨是记号也是身体,而后昇华以肉体的肉本身呈现的「肉墨」。
事实上,金浩得的所谓「肉墨」并不单纯指身体特性的意思,这不仅是从数十年的岁月累绩,历经不断的挑战和反覆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同时也是「当下」。近几年透过在韩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他认为可挑战以装置艺术挑战重现水墨,并思考扩大反水墨的新可能性。他的水墨画接受以肉体作为笔触本身,在简单化过程中最后一个阶段,将墨水本身的墨性还原为自然的元素。从这一点来看,表示金浩得的墨再也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水墨,而是在今时今日的当代艺术中,提出独特的方法论,也具有许多意义。
本次展览中最重要的〈山-渺远〉系列正是属于根据观赏者的凝视而产生分合之视觉体验的作品。而这样的视觉经验也能在韩国佛教传统世界的〈金刚山〉一画中发现,又或是以观赏者本身为主体,也就是引导各自解读山水画的心印(个人心证)。特别是这次的〈山-渺远〉系列,除了水墨之外也有压克力颜料作品,亦可一窥其不同的墨的记号。金浩得同样以手为笔触将心中的波涛和纹理的节奏以满版的方式展开,让人看了心中彷彿有如看到金刚山的万二千峰跃入眼前的永恆感。尤其是压克力颜料更能亲临感受万二千峰在雪和风雨中,甚至是季节的变化,感受彷彿高丽佛画中的变相图或者泥金佛画(又名祯画)凹凸质感般材质的厚度。另外〈山-渺远〉还可一窥朝鲜时代郑敾〈金刚全图〉(1734年)中感受到超越时空之精神山水本色的氛围。也就是透过「手」这个身体部位来感受,结合包罗万象金刚景的世界和金刚全图视觉体验的艺术氛围。
金浩得对墨的体会转换世界,从看的东西和被看到的「形墨」中转变为可听到的声音的「声墨」,让人看到超越时间和空间世界的平面绘画。而充分呈现这样的作品即为2016年的〈瀑布〉系列,把这个系列视为比较接近传统山水画概念的话,也可视为是以山水画内存在的瀑布来扩大主题。然而,画家捨弃了以「瀑布」为对象,而是改以水本身的性质为概念,集中在水掉落的速度感和声音,墨水即被换成瀑布。意即,一方面以墨来表现出落水的声音成为声墨的同时,用墨的速度本身来将瀑布记号化。此刻,画家透过高速的身体行动呈现画面,有时又搭配着长短呼吸由上而下,将水的重量视觉化。
金浩得透过本次展示的〈山-渺远〉展,让人看到了以墨本身为主的创作主题。他透过自己的身体不断地进行无止境的探索和实验,孕育出新冲击并传达给观赏者,在此点上是完全无法透过短时间模仿,必须透过时间累积才能产生的肉墨世界。(节录)